線下合線上,就地升級
先是關店潮來襲:
優衣庫:關閉中國市場750間門店中的270間
2.再是現金流之殤
茵曼,聯動全國600多家門店店主開展社群營銷;
太平鳥,利用線上實現半數暫停營業門店有銷售,且日均總銷售額超80萬;
綾致,線上小程序六天線上交易總額已經超過2800萬元;
歌莉婭,打通小程序商城,2月7號當天高達300萬。
這就如同“被奶牛殺死”的故事。當你失去了救命稻草,才能立刻找到另一套盈利模式。病毒這顆子彈,盡管擊傷了企業,但也擊碎了老板們的固有思維:線上不僅是渠道,更是戰略,是一整條產業鏈,是全新的商業模式。所以,這次疫情,必將倒逼傳統服裝進行盈利模式的升級。
母愛算法→父愛算法→摯友算法
保質保量,講好故事
比如當下很多品牌都選擇轉型生產防護服、口罩,或是往重災區捐贈物資。這段時間,傳播越多正能量故事的品牌,越容易被消費者記住,并會形成消費后移。正如之前大家喊著“欠囧媽一張電影票”,“欠波司登一件羽絨服”,是一個道理。
看得越遠,變得越快,活得越久。
三年前,服裝業拼的是流量,是數據,是爆款;
金淼認為,現在對于服裝人最重要的,就是面對每一次突如其來的轟炸,是否有足夠跳脫的思維和能力迅速重整旗鼓。
近幾年的市場趨勢我們可以看出:每一次“災難”后,活下來的都是積極擁抱變化的企業。
2003年非典肆虐,京東開啟網上售貨模式,逐漸發展成現在兩大電商平臺之一;
2017年“關店潮”后,李寧關店178間,優化體驗店鋪,走“大店”路線;
2018年電商沖擊后,海瀾之家與天貓合作,旗下5000家線下門店升級為新零售“智慧門店”;
......
這些曾經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人,都成為了行業的翹楚。危機并沒有打垮他們,反而逆勢崛起,激發了潛能。這次疫情,對于我們服裝人來說,也一樣。
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,短期內消費者會更注意安全需求,用于服裝上的消費支出減少。但疫情結束后,消費一般都會報復性反彈。服裝消費也會階段性上升。
此時此刻,我們或許被打得措手不及,但疫情也會提高消費者對健康、審美、品質生活的追求。正如當年汶川地震,四川市場迅速成為各行各業重點搶占市場,經歷和近距離感受災難的人,更愿意消費。
隨時隨地,保持野心
說實話,我認識的服裝人這段時間都很泄氣。他們認為顧客都無法出門,沒有打扮的需求,于是也開始閉店歇業?事實上,宅在家并不意味著不需要時尚,越是心情躁郁的時候人越需要“美”來調節自己。近期時間微博大火的用各種物品拍照,就可以略知一二。
此外,短視頻平臺的火爆也讓很多人在家也能分享穿搭經驗,我們稱之為“云時尚”。所以我們可以看出,即便大家無法出門,對于時尚、美的渴望度依舊存在。 且截至2018年6月30日,我國網民規模就已達8.02億,其中有5.69億人熱衷在網上買買買。
既然大家依舊有需求,那我們就要學會在逆勢風口取利。保持野心,堅持希望,即便在家辦公,也要維持服裝人最基本的美好。不慌、不喪、不放棄,是此刻最好的“戰斗狀態”。所以,這一次風暴,不僅是逼迫,更是一種成長。2020對服裝人來說,已經是新的10年大考。不僅考驗實力,更磨練意志。
不做被時代拋棄的人!

更多精彩
盡在金淼服飾
*溫馨提示:
*推薦關注“金淼內衣”微信公眾號,您的貼身健康顧問!
*個人微信號:jinmiao-001(金淼-說),了解更多女性喜愛的話題!